福建社團理事會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热搜: 活動

第五章 民俗风情

2017-2-7 12:18| 发布者: admin| 查看: 426| 评论: 0

摘要: 第五章 民俗风情 第一节 生活习俗   琴江满族村民的习俗由于其作为旗兵的历史背景和自身民族的习惯,与长乐其他地区有不少不同之处。服饰、饮食等自有特色。   一、服饰   清代品官穿“补服”,胸前背后各缀 ...
第五章 民俗风情
第一节 生活习俗
  琴江满族村民的习俗由于其作为旗兵的历史背景和自身民族的习惯,与长乐其他地区有不少不同之处。
服饰、饮食等自有特色。
  一、服饰
  清代品官穿“补服”,胸前背后各缀方形补子(皇亲补子圆形,绣龙蟒),故名。补服为石青色,文官
绣禽,武官绣兽。所绣图案因等级而异:文官一品仙鹤,二品锦鸡,三品孔雀,四品云雁,五品白鹇,六
品鹭鸶,七品鸂鶒,八品鹌鹑,九品练雀;武官一品麒麟,二品狮子,三品绣豹,四品绣虎,五品绣熊,
六品绣彪,七品与八品犀牛,九品海马。命妇的补子比男子略小。
  满族妇女服饰大体与男子相同。长衫外面多加坎肩。有时也穿马甲。冬天多穿长袍。后妃命妇都有凤冠、
霞帔。霞帔宽如背心,中间缀补子,下拖彩色流苏。普通妇女一般以披风、袄裙作为礼服。妇女下裳多穿裙,
以红为贵。寡居者穿黑裙。妇女服饰最为精巧的要算衣边。清初,衣领、袖口镶边较狭,颜色较素。清末衣
缘越来越阔、花边越滚越多,有三镶六滚、五镶五滚、十八镶滚。
  男人鞋子的样式有云头、扁头、镶嵌、双梁、单梁等,薄底。公服配靴。农人多穿蒲草鞋。满族妇女多
天足,鞋子多用木底,在鞋底中部装有前平后圆的马蹄形底,称“马蹄底”、“花盆底”。老妇则穿平底。
  戴帽戴花也有讲究。男子若父母双全戴红顶,父母缺一则戴黑顶。妇女夫在戴两朵花,左右一边一朵;
夫亡不戴花,娶儿媳后可戴一边花。
  佩饰琳琅满目,男子在腰带四周挂满各种饰件,如荷包、钱袋、扇套、香囊、小刀。妇女一般在衣襟处挂
耳挖、牙剔、小镊子等一两件小型饰物。
  最有特色的是清代官服中的朝珠。朝珠多以珊瑚、琥珀、密腊、象牙、奇楠香制成。朝珠108颗,旁附小珠
三串。一边一串,一边两串(男左边,女右边),稍大一串垂于背,谓“背云”。男子只能挂一串。吉服用一串,
后妃命妇朝服用三串。
  二、小吃
  琴江先民来自关外,带来各种风味小食。辛亥革命前,每日营中街头巷尾唱着悦耳的叫卖声。各色小吃随
着八旗兵随带家属走南窜北,兼收并蓄,不断创新,形成独具特色的风味。甜的汤圆麻团,咸的馄饨,各色饺
子,热馥馥的福临糕、夹糖糕,油炸的有虾饼、炉烤的烤炉饼,米面做的旱面饺“如匝嘴”,夏令凉品“马蹄糕”、
“九层糕”。冬令点心有“地瓜饺”,四时咸宜的有南瓜糕配以疙瘩汤,还有小孩爱吃的糖通、路路通、麦芽散、
夹心糖烧饼,极尽小吃精华。
  馄饨,其馅有紫菜、虾仁、鲜肉及各种调味品配料制成。美味可口。
  饺子,其馅有大白菜、韮菜、鲜果、肉丁,调兑成各种口味;或煎或煮或蒸。逢年过节,家人团聚包饺子,
其乐融融。
  炉烤的烧饼,油炸的虾饼,可以单吃、零食、配稀饭,可以配套菜。有五味烧饼、五色烧饼、五谷烧饼、
花麻烧饼。虾饼表面放鲜虾,油炸后溢出阵阵香味。各种烧饼,香、酥、脆、嫩,可口无比。
匝嘴,有叫旱面饺。面粉皮制成长扁形,表面撒匀八果、盐、肉丁、虾皮、葱花、姜末,对折包妥,用细竹条
或筷子压成一匝一匝,其形似嘴。各种烹调吃,各味调料吃。
  疙瘩汤,与南方锅边糊制作方法很相似,面粉制成。琴江疙瘩汤,汤料很考究,味道与地道的南方锅边糊
相比,另有一番风味。
  饽饽是满语词,用粘米做成,既便携带又可充饥,是满族人喜欢食用的方便食品。到南方,琴江人因地制
宜,用南瓜制成南瓜饽饽,百吃不厌。调制成南瓜糕,比芋头糕清甜可口,是糖尿病患者食疗佳品。
  火锅 琴江先民在东北时,几乎天天吃火锅,火锅适应其生活,食用方便。过去,琴江吃火锅有规矩,如
“前飞后走、左鱼右虾、四周轻撒鲜菜花”。炉口的方向为前方,放飞禽肉,后方放“走兽”肉(满族先民不吃狗
肉),左边放鱼类,右边放虾蟹贝类。这表明主人盛情欢迎客人。如果在前边放两个特别大的肉丸子(滚蛋),
后边是走兽肉,来人便知趣告辞。用火锅的摆法表现热情或平淡,也是琴江礼俗之一。
第二节 婚丧礼俗
  一、婚嫁
  清代,受清典“旗人与民人不通婚”的限制,实行旗内互婚制,“关起城门都是亲”。直至抗日战争前期,
仍以城内互婚为主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内外通婚才开始流行。一般婚嫁习俗有议婚、相看、庚帖、下
定、添箱、迎娶、入洞房等。
  ⑴议婚——男方15—16岁时,家长准备为其议婚,议论谁家姑娘好。世家大族,注重门第,旗人更重德才。
民谚“子弟佳,白手能起家;子弟劣,万贯家财变废铁。”“好男不乏佳妻室,好女不要娘嫁妆。”
  ⑵相看(相亲)——相看,就是看一看对方的相貌。一般八旗人家多半利用红白喜庆时,父母携带子女,
伺机对看。世家望族姑娘出阁前很少出门,相看就必须另想办法。必须说明的是,这种相看只是父母看中即
算定案,并不征求双方男女青年的意见。选未来新妇,也不选貌美,而选“有造化”,“有福气”的福相女子。
  ⑶庚帖——俗称“生辰八字”,由媒人将男女双方“八字”互换,各自去“合婚”。如果不合,则婚姻告吹。
  ⑷下定——男方请一夫妻双全,儿孙满堂的老妪去女家提亲,随即带上男方庚帖、礼金。庚帖置于一长方
形双层红色画金拜帖盒。盒内上层放男孩生辰时纲,姓名、全红帖。红帖上书写男方家长为子求婚等语,另
置礼金、首饰等;底层放男孩一束用红绳扎结的长发。女方如无异议,收礼后同样回以拜帖盒:上层放女孩
生辰时纲,及以女方家长名义允婚的大红全帖,底层放女孩子加绺一束。至此,男女二人算已结发,终身初
订。元配有此手续,继娶则无。
  婚前,媒人代向女方提问,寻问有何要求,并经双方家长商妥,即择日迎娶。
  ⑸添箱——过嫁妆。男方既将厚礼送往女方,女方亦将陪送女儿的嫁妆送到男家。
  在女方送嫁妆之前,嫁女的亲戚长辈又有“填箱”之礼,帮助将嫁妆的箱子填满。所填的礼物也是穿、戴
等应用之物,也有彩丝缠制的玩物,如香饼、香球、香料等,挂在床帐上,满屋生香。
  女方对男方的财礼并不苛求,有的男家财力不丰,女家甚至陪嫁田亩、金银押箱以示支持。吉期先一日,
男家送杠十色礼,女家回杠三盆火(烛台、手炉、火盆锅),也有回五盆火(另加火烟筒、熨斗或手炉等,
以示孝敬公婆用)。
  ⑹迎娶 吉期前夜,男方家要“坐高堂”。当晚,堂前笙箫鼓乐齐鸣,以示兴旺吉祥;内堂洞房由夫妻双
全有儿有女的妇女挂帐搭被,并由男童开马桶、撒尿于桶内,当晚睡在新床上,谓之“压炕”,意生男之兆。
  “谑郎”。吉期之晨,花轿迎亲启程,鼓吹、小铜锣、鞭炮声响,后随一顶青衣小轿,催亲奶坐于其中,
司礼生随后。女家一闻声近,即关上大门。待轿停门前,鼓锣炮声复鸣,一场由女方设计的“谑郎”便开始了。
男家由司仪先生趋前敲门,门内问“是谁?”门外应“求亲”。接着门内一次次提出“红包来!”“大包来”“金包来!
”“花炮来!”男方则一一从定心门眼塞进,直到火炮声响,大门开启,轿进堂中,催亲奶接着催请新娘上轿。
三番两次的戏谑,意为登门一再相求。
  ⑺入洞房——随着唢呐锣鼓声的临近,婚家鸣炮迎花轿进内堂正中搁下。随轿而来的催亲奶和女家的送亲
奶没有立即扶新娘下轿而稍停片刻。据说如此做法,新娘脾气以后会忍耐。少顷,催亲奶、送亲奶掀轿帘,
搀扶新娘下轿。只见新娘头罩大红绣花头罗,身穿凤冠霞帔,下着镶金线边红裙,两手各执盛米聚宝瓶一只,
中系红头绳,脚穿绣花红彩鞋,脚踏红地毯,在新郎以红丝巾牵引下进入洞房。当新娘跨门槛时,催亲奶、
送亲奶即唱呼:“新人跨马鞍,四季保平安”吉祥语。新娘坐坑后,新郎用尺挑下盖头罗,接着上长寿面,后
出堂屋拜堂,先拜祖先,后拜翁姑,再分大小逐一拜亲戚长辈。午饭时开始“管大饭”,即吃合卺酒。此时,
炕上摆炕桌,新婚夫妇俩盘腿对坐于炕上,由催亲奶送亲奶奉陪,每上一道菜,两老随口道出一句吉祥语。
  二、丧葬
  琴江满族村的丧葬习俗与汉族多有不同,主要有停床,成服,立幡,大殓,送三,开眼、喉,出殡,下
葬。
  ⑴停床 满俗不愿人死在炕上,故在病人将死前,为病人理发、整容、洗净手足,里外换新衣。衣不用
扣子,用飘带系上。女亡人入奠穿衣,下身要放一遮羞布。换好衣服后,抬置一板床上,病人咽气时,子孙
皆号哭,枕以布枕叫“鸡鸣枕”。用珍珠一颗或茶叶用红纸或红绸包好后,纳入死者口中,手中放一块光饼,
叫做“不空拳”。
  停死者之木床是头西脚东,脚下点一盏灯。用红丝线笼住死者两脚,称“绊脚丝”。入棺时即除掉,这一
切完毕,称做“小殓”。
  ⑵成服 满族与汉族相比,守丧日期短,孝服轻。按规定丧礼在大殓之后,五服(丧服:斩衰、齐衰、
大功、小功、缌麻,谓之五服)各以亲疏穿不同的孝服叫成服。父母俱亡,穿全反衫孝服;父母亡一,则穿
半反衫孝服。此后,家中三年不挂红,不换对联。
  ⑶立幡 人死立幡是满俗。家有丧事,要在院中立一高杆,杆上悬红布一块。布之长短视死者年寿而定。
一般多在一丈或二丈有余。并在边角系铃。称“灵魂幡”。每天要对幡祭祀三次。出殡时幡走在最前。到了墓
地,将幡撕成布条,分给送殡亲友。满俗以白色为吉色,以红色为凶色,故幡用红色。到二、三十年代也变
成白色。男丧,幡立门外左方,女丧,幡立门外右方,今已绝迹。
  ⑷大殓 尸体入棺称“大殓”。大殓时,孝子及亲属以小殓锦衾承死者之身,移入棺内。随将生前所落齿、
发纳入棺中。还将衣服及死者生前喜爱之物置于棺中两侧,并解开系死者手、足之红丝,由嫡亲子女用净水
蘸以新棉为死者擦眼泪,谓之“开眼光”。盖上锦被。棺的停放方向,家祭时,棺头向外,前设祭案。家属,
吊客皆在头前叩头行礼。下葬,则头北脚南。祭之皆在脚下行礼。
  ⑸送三 亡人死后第三天,“送亡魂”(意送亡人到大王庙报到),亲友毕集,傍晚用鼓乐前导,僧、道
吹笙管,击铙钹。死者家属跪送于门前,向大王庙(毓麟宫)方向焚烧币帛,相送一程。称“送三”或“接三”。
  ⑹开眼、喉 死后第六天是头丧开丧,亲友来吊唁,灵堂上丧者家属按男女守候于灵柩两旁,中午备便
饭招待吊唁者。晚上请道士四人诵“开眼、喉”经咒(意为亡魂能看能吃)。在开“眼喉”道场上,丧家需备小
钱让道长抛掷,意为安抚地巢小鬼勿干扰。
  ⑺出殡 出殡即送棺木到墓地。出殡行列,大致是①开道锣;②仪仗;③孝子在棺罩前行走,后随送殡男宾;
④棺罩;⑤棺后排列女孝眷及送殡亲友女眷。
  ⑻下葬 墓地事先已挖好埋棺木之坑,多深丈许,在孝家及亲友环视下,杠夫将棺木抬在坑上,杠木两端
架于坑沿,杠上拴棺之绳,系活扣,杠夫将扣解松,使棺木徐徐下降,最后落于坑底穴位之上,不偏不倚。下
圹之前,在坑内焚烧纸钱,谓之“暖圹”。填土时,由孝子先铲三锨土,然后诸人随之,最后由服役之人填满,
平于地面。再堆坟头。以后每年上坟都要培土。
  埋葬三日后要省(看)墓,百日祭墓,祭毕“脱孝”。
  琴江旗人丧俗还有一个与汉族不同的显著特点,就是若有家人去世,丧属不得煮食,由亲友送甜粥等,谓
之“劝食”,更不能大操大办酒席。
第三节 娱 乐
  在琴江村民中流行一种满族群众特有的充满满族风情的文娱形式“台阁”,又称“抬阁”。由旗人祖先从北方
传来,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。旧时,每年农历十月十三日满族颁金节(满族的诞生节)和农历三月毓麟宫庙
会,村民常举行“台阁”表演。
  “台阁”一般以妙龄少女为演员,借助隐形的“铁机”,造型作势。铁机装成船车模样,由人抬着,一路徐
行演出。故又名“抬阁”。台上演员数人,台下吹、拉、弹、唱、道白,导引、护场、化装者数十人伴奏。台
阁具有小型、流动、奇特的特点,不受舞台限制,随处可演。究其根源是因为北方游牧民族节日欢庆没有固
定舞台,才发明这种缩小的舞台,让人抬着随处演出。铁机设计精巧,演员踩在彩云鲜花之类道具上,以演
员的服装或道具遮掩,不露破绽,观众不明就里,感到神秘莫测,叹为观止。它与舞狮相比,虽雄浑不足,
而清新灵巧、独领风骚。2001年,台阁表演《仙女散花》曾获福州市第九届文艺百花奖民间文艺大赛金奖。
  台阁用“旗语”演唱,音乐配东北小调“台阁曲”。传统台阁剧目有《许仙借伞》、《哪吒闹海》、《水漫
金山》、《黛玉葬花》、《玉杯缘》、《昭君和番》、《荷花三娘子》、《画中人》、《西厢记》、《大补
缸》、《卖洋桃》等。
  附:台阁曲
  断桥 袖藏法宝下山坡,要往临安降妖魔。许汉文本是我亲徒弟,被二妖迷乱在杭都,我不救他谁去救?
提他出那地网天罗。禅师打扮佛门样,白袜僧鞋如兔儿,大红袈裟君王赐,青龙禅杖手内提。两件法宝收袖
内,亲到临安走一遭。闻听断桥桥不断,要到孤山山不孤,佛爷前先进了佛门内,只坐在汉文门前面念弥陀。
  一疋绸 一疋绸,做了一双鞋,刚刚裁得够,上锈着凤阳府,钟鼓二楼一百朵的牡丹花。就是,就是大
张口做不上的花鞋,做不上的花鞋。哎哎哟,依依哟,进门来就把手来招。一爱你,二爱你,聪明又伶俐,
三爱你,四爱你,一团并和气,五爱你,六爱你,有情又有义,七爱你的巧,八爱你的人品,九爱你的人才,
哎哎哟,依依哟,十爱你,爱窈窕,实在爱着你呀!唉唉唉哟。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小黑屋|Archiver|福建社團理事會

GMT+8, 2024-5-6 06:02 , Processed in 0.059421 second(s), 25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Licensed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返回顶部